另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4.2%。预计到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5%。
而目前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替代率约为40%,也就是说,个人领到的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资的四成左右。随着缴费的劳动力人口减少,退休的老年人大幅增加,这一比例还会降低。按照世界银行的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于70%。
我国的养老体系是在世界银行提出的“三大支柱”基础上建立的。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社保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按月领取退休金,是由国家帮你养老。目前有10.5亿人缴纳,十年间增加了2.5亿人,社保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发展速度较快。
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一般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帮员工缴纳,是公司帮你养老。目前全国有约7200万人正在积累职业年金,2875万人在累积企业年金。其中,职业年金的规模是1.8万亿元,企业年金的规模是2.6万亿元,规模不大。
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是对第一支柱的有效补充,是自己给自己养老。其中个人养老金是有制度安排、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36个城市或地区试点,也是我国的短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课题组、大家保险集团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显示,在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因素叠加之下,养老更加独立,养老不再依靠子女的城市居民超过八成,相比2021年提升8.8个百分点。
据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透露,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一个月来,开户数已超过1700万。
中健联康养研究院研究发现,未富先老,养老金不足将是我国面临的一大养老难题,目前,国家已经在出台各种养老金融支持政策,以促进养老金三大支柱均衡发展,以解决未来养老金不足的难题,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难题,还需要市场创新模式,增大供给,提供更多的合法合规的养老金融服务,以市场来促进解决养老资金不足的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养老与金融结合,将是养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新的方向,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创新养老商业模式,将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如中健联康养研究院研究的“养老+保险”,就对养老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参考的应用价值。
一批新规1月1日起实施 涉及养老、医保等民众切身相关问题
下一篇湖南:积极推进便利养老和普惠养老工程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