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人为何如此“宅家” 家庭养老你了解吗?

日期:2022-05-20 来源:

  作为养老行业内的人,经常会碰到老年人抵触或者不愿意接触养老院、养老服务等情况,很多老人会表示我在家挺好,实际上,这就是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起了影响。在老龄大省山东,即使是济南市和青岛市这样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依然会有很多老人坚持在家养老。为何家庭养老如此深入人心?家庭养老的发展和特点你都知道吗?

  何为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传统定义

  费孝通教授早年在谈到家庭的概念和实体的时候,显然强调了 夫妇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血缘关系)的双合。而家庭 养老,概括地说,是“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的相结合。在中国,家庭 养老通常被解读为由子女供养,并且更多的是指来自儿子的 赡养。中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对东方反哺模式的法律解说。归根究底, 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这是区分养老方式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是相对应于社会养老来说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家庭 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

  传统地位

  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 养老”的传统模式, 赡养老年人已成为国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 百行孝为先”等都是孝道伦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反映。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就必须 赡养老年的父母,否则,将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这就是费孝通教授1983年提出的中国养老的“反馈模式”。这种以孝文化为传统的 赡养方式,两千多年来一直由家庭单位直接承担,早已根深蒂固于国人的思维之中。

  功能职责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 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传统家庭一般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用 现代社会保障的观点来看,生育和抚养子女的花费,可以被看成是正值劳动年龄的父母为将来 养老而缴纳的保障基金。这笔基金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在逐年缴纳和积累,在子女的逐步成长中得以 保值和增值。当父母老年丧生劳动能力时,当子女成年进入劳动年龄时,原先所缴纳的 养老保障金就开始给付了,直至父母去世。从传统家庭的角度看,这种 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天经地义”的过程,是一个衔接得十分平滑的过程,似乎找不到过渡的节点或环节。总之,在中国传统家庭中,老年人的生老病死风险全由家庭提供保障;家庭保障的费用支出全部由家庭承担,保障基金的积累增值、代际之间的 转移支付等等过程,一应在家庭中完成。

  特点优势

  1、家庭 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费孝通教授讲过:“家,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它给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但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并不计较经济贡献上的平等问题”。可见,老年人更多的是从子女身上获取那种情感慰藉,“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

  2、家庭 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 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3、家庭 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强大内在力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一种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存在问题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子女数量少了,子女不在身边了,子女事业的压力大了,子女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了,子女也不再把 赡养父母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了……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 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 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 养老成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1、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然而,与其他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面临更为艰难的问题。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均GDP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20%,这种被称为“未富先老”的状况是社会的隐忧。

  有统计显示,2008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并且继续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达到1805万,并以年均100万以上的速度增加。2009年,中国已经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0年,这十年老年人口以每年311万的速度增长,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十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以5%的速度迅速增加。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4.37亿,约占总人口30%。

  由此看出,中国老年人口呈现以下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3)高龄化趋势明显。

  2、子女数量减少,家庭 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 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如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进入老年。“421”家庭模式作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是一个风险型的家庭架构,对 养老而言更是如此。独生子女的现实不仅使父母早早步入空巢的阶段,更长的经历空巢期,同时也将他们置于一种更加脆弱的家庭 养老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特别是亲子交往、精神慰藉,他们能从这唯一的孩子身上得到的都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说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传统社会“家文化”的基础,使得众多家庭 养老的对应措施黯然失色,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中建立在多子女基础之上的养老实践或许在许多重要的方面不能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提供经验。

  3、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公民的个体价值给予了多方面的承认,并从道义上肯定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个体价值的确立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中国的 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信息渠道越来越广,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更多、更深入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其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在自觉、不自觉中发生变化,在追求 现代生活方式过程中,产生了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他们转变了 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加之受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 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 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另一方面,在 现代社会中,由于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老年人在 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再加上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因素的影响,渐渐地,几世同堂的家庭就少了其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家庭 养老功能的弱化。

  4、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大。

  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的75%,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当前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可见,与城市相比,农村的 养老压力更大。

  与此同时,农村 养老还面临着城市化、 家庭结构小型化、计划生育和人口价值观念改变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导致 赡养脱离,养儿难以防老,这是农村几千万留守空巢老年人面临的普遍难题。从今后发展看,随着农村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农村老年人老难所养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年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

阅读(1160)
上一篇

人一老就爱困? 挑选养老院时千万注意不要毁了你的睡眠!

下一篇

商业养老保险是什么?济南市老人要特别注意了!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开启您的零门槛云养老之旅!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客服电话
400-696-7766 全国热线
悠然版图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协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山东养老机构服务中心 找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青岛养老社区

合作伙伴

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1798号-1
登录入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