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精力与体力都有所下降,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在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仍然有着自身的需求,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关怀和支持。
一、工作与学习的需求
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岗位,突然在家闲下来,通常会感到不适应,仍希望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如果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影响心理健康,使之产生消极的情绪。
二、娱乐需求
老年人退休在家脱离了原来的人际交往圈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老人长期不出门,不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会渐渐变得孤僻、焦虑,甚至积郁成疾。
三、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与融洽的环境。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家庭人口多少,只要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老年人就会感到幸福。
四、受尊敬的需求
老人在家中希望受子女的关心,在社会上希望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照顾。否则,就会产生“老而无用”的自卑感,情绪消沉,患上心理疾病。
五、求偶的需求
丧偶或离异的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尽管日常饮食起居和医疗保健没问题,但亲朋好友或子女的关爱仍然无法代替伴侣所起的作用。所以,应该支持单身老人的情感需求。
人到晚年,首先是生理功能变弱,例如眼花、听力变差、动作迟钝等,这是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变弱的表现。此外,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生殖功能以及其它各种功能也在衰退。在形态上,循环系统和泌尿器官等也发生了退行性变化,皮肤起皱纹,毛发变白或脱落等。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变化和生活习惯变动的适应能力很差,对外来的刺激抵抗力弱,容易受病菌侵袭和外力的伤害。而且,老年人一旦致病和受伤,则恢复能力极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痊愈。
其次,老年人记忆力显着下降,动辄忘事,有的表情变得迟钝,有的情绪不稳,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的缺乏气力和自信,变得焦躁、孤独。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生理机能慢慢出现变化,机体的各种功能减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有:性格改变、情绪不稳、悲观自卑、敏感多疑等。然而一些年轻时就生性多疑的老人,到这个时期会更加敏感多疑,甚至还会经常捉摸别人说的无关紧要的话。所以,解决老人心理问题刻不容缓。
胃癌关爱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定会发展成胃癌吗?
下一篇老年人排尿困难怎么办?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