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尽管人人都明白“老两口不可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道理。但是,当风雨同舟数十载的老伴撒手人寰的时候,生者的伤心自是难以自持的。丧偶老人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样的?儿女们该怎么陪他们顺利度过?
丧偶效应指如果夫妻中一方离世,另一方也会很快离世,并不是因为遭遇了什么意外,而是因为丧失了配偶郁郁寡欢。对于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年龄层来说,老年层出现丧偶效应的几率是最高的。
丧偶者会在心理上经历悲痛的情绪,容易患上应激性心肌病,人体为了防御疾病会调动防御机制,但这时候心理因素占主导作用,如果心理无法调整好,生理也很难调整好;配偶去世后,大脑多巴胺分泌减少,导致剩下的配偶失去了正面情绪,变得郁郁寡欢。
丧偶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
震惊阶段。许多老人接受不了老伴儿的突然死亡,他们整天涕哭,简直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甚至拒绝死者火化或下葬。
情绪波动阶段。死者虽然已经离开,存留者常常会对着死者的照片生闷气,总是会容易无缘无故地和别人争吵;有时又会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孤独感产生阶段。由于配偶的离去,在头脑中会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老伴儿之后,自己是多么地凄凉和孤寂。常常会不顾别人的想法,对其他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宽慰自我阶段。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配偶已永远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已彻底打乱了,整个心被绝望占据。
重建新模式阶段。他们开始认清现实,领悟到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知道老伴儿不会再回来了,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开始向往正常的生活并重新组织新的生活。他们会通过做一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主动压抑悲痛的情绪,从表面上看,情绪上完全恢复正常。
子女要给予丧偶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老年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重新找到对生活的依恋,从而减轻丧偶带来的负面情绪。
公建民营,让养老院服务更温暖
下一篇老龄化群体青睐“购房自住”全款占比较高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