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大地刺激了养老领域的发展,各种养老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基于传统社区养老模式,衍生出很多创新模式。接下来就带大家介绍一下国内目前常见的几类社区养老模式。
一、“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
“嵌入式”养老模式下的养护中心,一般设立于社区,拥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可以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如政府托底购买服务、社区完善服务功能等,通过日托、助餐等方式,辐射到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营造出“养老不离家”的新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形式。
二、公租房社区的养老模式
公租房社区托老所与老年公寓的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多样,更具灵活性;托老所体现以亲情为主的经营理念;托老所在经营体制上较敬老院灵活;能更好的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公租房社区托老所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的资源,而且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
三、“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三位一体”是指物业企业通过与业主、业主委员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向业主提供养老特约服务及综合服务。具有成熟的社区服务平台,可以结合现有的社区配套服务体系,为小区业主提供养老服务。作为对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丰富和补充,充分体现了社区养老服务供应主体的协同化观念。
四、“互助型”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是指居民互相帮扶和慰藉,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互助模式。高效利用和发挥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功能。在我国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互助型养老通过以老帮老、以老养老为创新养老模式,打造多元化养老格局奠定基础。
五、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街道、社区来完成,并建立定期提供服务产品的合约,由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履约情况来支付服务费用。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既是巩固居家养老基础的一种做法,也是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化发展的创新。
六、PPP模式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针对不同的养老服务项目,选择不同的运营模式。同时该模式能够综合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相关政策法律正在逐步形成,为民间资本合法进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开了方便之门,推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养老服务将会面临着许多问题,成为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使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主要途径,就必须对现有的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创新。应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涵,探索新形势下养老服务模式和发展路径。
高端养老公寓服务到底好在哪里?
下一篇养老院的好处你了解多少?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